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自地自建的規劃#09

 節能篇-日常節能

    綠建築的節能指標群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日常節能,裡面又分為外殼、空調、照明等三類節能方向。

    在這個指標中,除了建築本身(外殼)能夠斷熱、排熱以外,我運用了幾個手法



1.裝設太陽能光電系統

    因為新建築預計要申請三個電表(分樓層),所以一開始就設計要安裝三組太陽能光電,每個電表都並聯一套,2、3樓的光電板架設在斜屋頂上,各是8片串聯為一組,最大發電功率3040瓦,一天最多可發電15度。

   

1樓的另搭設棚架兼做停車位的遮陽,總裝置量是9120瓦,目前單日最大發電量是44度,這夠我的電車跑220公里了,台中楊梅來回有剩。


2.熱泵

    自從2014年開始換用熱泵熱水器之後,就再也回不去傳統的熱水器了。

    楊梅涵露的房子,也是一入住就安裝熱泵熱水器,連天然氣表都不裝了,直接不用天然氣。這樣住了三年多,熱泵用了2553.9度電,然而與這個電力並聯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已經發電4135度了。



所以說,臺中的新建案當然也是不考慮,連天然氣都不申請配管了,直接裝熱泵。



3.空調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在空調方面的指標建議採用環保冷媒與高效率空調主機,現在只要花錢,應該都能夠買到符合指標的空調設備,我全部選用日立空調R32環保冷媒,1級能效。因為房子的牆壁能斷熱,因此冷氣運轉多數時間都在低頻狀態,比較省電。




4.照明(採光)

    室內採光部分,每一個房間都有2個窗戶,並且採用高明度塗裝,增加採光效果。搭配的智慧型LED燈泡,每一顆都能單獨與家中WiFi連線,透過手機能調整色溫、亮度,也能搭配智慧按鈕設定開啟盞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