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橋
~~~~~~~~~~~~~~~~~~~~~~~~~~~~~~~~~~~~~~~~
過了跨海大橋,直奔小門嶼,說實在的,先前到訪澎湖二次,我都不知道有小門嶼,這次因為要開車玩澎湖,才上網作功課,知道有小門嶼這個地方。
小門嶼位置在西嶼的西北角,跟西嶼之間有跨海橋相連,主要聚落集中在島中央往南陷落的盆地裡。下圖是小門地質館裡面展示的小門嶼空拍圖。
小門嶼位置在西嶼的西北角,跟西嶼之間有跨海橋相連,主要聚落集中在島中央往南陷落的盆地裡。下圖是小門地質館裡面展示的小門嶼空拍圖。
那小門嶼要看什麼呢?就是看小門地質館跟鯨魚洞啦!
地質館外圍的附屬建築處處可以看到 石塔的意象設計。
玄武岩瀑。
走出地質館,往鯨魚洞方向前進途中,可以看到著名的 菜宅,來此之前在旅遊地圖上看到菜宅,還以為是哪個古蹟建築,結果卻是蓋給菜住的宅院。
澎湖風大,所以很多在台灣常見的農作物在此地根本無法種植,澎湖居民利用當地的咾咕石,堆疊出可以防風的矮牆,作物就種植在矮牆的背風面,讓它們可以順利成長。
早期的居民在物力缺乏的情況下發揮巧思克服天候的困難,搭建這樣的菜宅,需要多少毅力與耐心跟勞力啊!佩服!
鯨魚洞,遠看真的像鯨魚的頭部,主要還是以玄武岩為組成構造,被海浪侵蝕後成了這個模樣。
地質館外圍的附屬建築處處可以看到 石塔的意象設計。
澎湖的地質史比台灣本島還要更早,是海底火山噴發隆起的玄武岩島嶼,地質館中有幾幅壯觀的照片,翻拍下來依然很有看頭。
大菓葉的柱狀玄武岩。
玄武岩瀑。
走出地質館,往鯨魚洞方向前進途中,可以看到著名的 菜宅,來此之前在旅遊地圖上看到菜宅,還以為是哪個古蹟建築,結果卻是蓋給菜住的宅院。
澎湖風大,所以很多在台灣常見的農作物在此地根本無法種植,澎湖居民利用當地的咾咕石,堆疊出可以防風的矮牆,作物就種植在矮牆的背風面,讓它們可以順利成長。
蔬菜就緊挨著矮牆邊生長著。
早期的居民在物力缺乏的情況下發揮巧思克服天候的困難,搭建這樣的菜宅,需要多少毅力與耐心跟勞力啊!佩服!
鯨魚洞,遠看真的像鯨魚的頭部,主要還是以玄武岩為組成構造,被海浪侵蝕後成了這個模樣。
看完小門地質館,準備要往西嶼南端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