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犁蜂炮囉!

說起蜂炮,應該大家都知道是鹽水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節慶活動,每年都吸引數萬遊客前往觀賞。
今年2月8日,農曆正月14,是元宵前一天,正好是星期日,查詢相關資訊瞭解後,我們全家就往台南去了,除了隔天要上班之外,正月ㄴ晚的蜂炮比較沒有那麼多人觀賞也是原因之一。

我們到達時特地開車繞到武廟前看看,拿了上面的簡介資料,然後就把車開到一個適合停車的地方,下車走了約20公尺就發現我們已經在鹽水的地標---八角樓前面了。於是先看簡介資料所述的八角樓歷史,拍了些照片。

後門上的石菊門簪是日本皇室的象徵,代表這裡曾經有日本皇室成員居住過。從簡介資料中看到八角樓最風光的莫過於日本皇室伏見宮貞愛親王在台期間曾以此為居所,也成為當地人最津津樂道的一件美談,當初為迎接伏見宮貞愛親王,大宅裡裡外外的做了一番的修整,所以您會在這閩南式的建築裡看到一些帶有日本皇室風味的裝飾物。
前面小庭中有塊石碑,上面的刻字清楚見證了上面的歷史。
八角樓的一樓以磚造,二樓以上全用木造,並採榫接法,全部都沒用釘子。

興建於道光27年的八角樓,原本是座三落大厝,由當時的富商葉連成所興建,曾是富賈一方的名門宅第,但第一進與第二進因為道路拓寬等種種的因素,先後拆除於日治與光復後,只剩下第三進二層閣樓式的建築,十分的可惜!
當時葉家經營貿易,商船往來福、廣與台灣之間,因為空船吃水淺,遇海上風浪容易翻覆,因此葉家委託載貨前往大陸的船返航時載運福杉壓艙,之後就用這些福杉起造八角樓。

武廟旁有間活動中心,裡面有鹽水地區的重要地標,來到鹽水一定要去這些地方看看,才算不虛此行。
傳統的炮城,據說明是寬三尺六,代表36天罡;高二尺四,代表24節氣。

街上見到的縮小版炮城。

比較先進的炮城,採用鋼鐵架構,可以重複使用。

每一座炮城都搭在棚內,一來防風雨、二來防人動手腳。這座炮城長46尺,算是大型的。

月津文史工作室,裡頭陳列了許多早期的文物,看了才知道鹽水也曾經是個文風鼎盛的地方,明鄭時期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美稱。


窄巷,早期這樣的窄巷有防盜的功能,小偷進了巷子作案,被發現的話很難逃得出去。

二戰時期的防空洞。


田寮社區的「台灣詩路」,這個地方出現在國小六年級的社會課本中。









今晚我們要看這座炮城。

上帝廟前的這一座今晚也會施放。

晚間9點左右,上帝廟方向開始放煙火了。不過輦轎行進的速度很慢,每座炮城都要停個十來分鐘,可能還要很久才會來到我們等候的這邊。




在等候的空檔,有人掀開蓋住炮城的帆布,我就過去看看順便拍些照片,主人在裡面跟其他人說這座炮城的事情。


這做炮城有三層,造價大約20萬,主人家是開製油(食用油)工廠的,難怪出得起。
炮城推出來了,時間是3月9日凌晨一點多了。全副武裝的人們爭先恐後的湧到炮城前面去。
輦轎的後面還跟著救護車、消防車。

施放最上面一層,是沖天的煙火。
慢慢燒到第二層了。

第一發蜂炮射出。






我家的兩個小朋友經歷了一整天的遊蕩,在下午要它們在車上睡午覺,都不肯,結果晚上在等待的時候,約10點左右就睡著了,到了炮城要施放時,怎麼也叫不起來,還嫌蜂炮的聲音吵死了。

觀賞完蜂炮,據稱我們守候的這一座是這晚最後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我們又在這裡等了約10分鐘,等大部分人車都散去才開車上路返家,凌晨二點多的高速公路車很少,一路都用定速開回楊梅,回到家已經近五點,睡了一下,八點又準時去上班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