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自地自建的規劃構想#05

 想法落實到具體


    有了前面的若干想法,2020年12月開始廣泛蒐集綠建築工法與適合的營建商,其間也有去新埔參觀一位退休老師買山坡地再找廠商興建的木屋別墅,木屋剛建好,什麼都好,但是每2年就要幫外層木材補上保護漆,這一點讓我卻步。

    有在youtube上看了藝人宥勝在臺中清水租農地蓋組合式木屋的全系列影片,也實地去拜訪那家建商(在大雅),看了之後打消念頭,因為造價太高,而且不適合蓋3層以上(我要裝電梯,木屋不適合)。

    在龍潭有一個綠建築社區,約了時間去現場參觀,綠建築的理念符合我的想法,強調採光、隔熱節能、濕度控制、室內無毒實木裝修,主體採用鋼構,介於輕鋼構和重鋼構之間(輕鋼構用C型鋼,重鋼構用30公分以上的H型鋼,這家稱為仲鋼構,採用20公分的H型鋼),創新處是鋼構在工廠預先組裝成一個個的立體方格,用聯結車載到工地,吊車吊起這些立體方格,像盒子一樣堆疊、固定,然後就開始施作外牆(採用美國的3D鋼網牆技術)。這家有進入實質規劃階段,但因為我一邊談一邊吸收關於綠建築方面的知識,再回饋到洽談這裡,也許是我的龜毛態度讓營建商覺得我很難搞,就婉拒我的委託,已經起步的計畫嘎然而止,我怎會甘心?於是轉向日本建材方向洽詢,在本地知名的日本住宅系統有「新日鐵」的日本輕鋼構建築,以及「松下電工(現 Panasonic)」住宅外裝建材部門KMEW兩家。

    聯繫了KMEW建材的下游營造廠,約了在中壢高鐵南路附近的建材行,現場參觀實際的建材樣品以及結構模型。

    牆面結構,分為「外三層」以及「內三層」,以鋼骨結構中間的C型鋼為中心,向外先鎖一層耐燃木芯纖維板,外面鋪設防水布,然後鎖上掛勾。以便安裝最外層的「奈米光觸媒陶瓷纖維板」。


    「內三層」則是在C型鋼中間塞滿「岩棉」,功用是斷熱、隔音,然後鎖上內層木芯板,最後是矽酸鈣板。
    做完這些工序,牆體已經是隔音斷熱的優質結構了,室內也不會反潮。外層陶瓷纖維板功用是隔熱、自潔,看下圖。
    光觸媒與紫外線作用可以分解髒污,雨水即可沖洗被分解的髒污,所以不長菌斑、不會變黑,原廠保證30年顏色如新。

    本篇先介紹外牆材料,下一集,接著說明「呼吸牆體」、「換氣屋頂」。